軸承游隙的選擇原則
一、游隙的選擇原則:
1、 采用較緊配合,內外圈溫差較大、需要降低摩擦力矩及深溝球軸承承受較大軸向負荷或需改善調心性能的場合,宜采用大游隙組。
2、 當旋轉精度要求較高或需嚴格限制軸向位移時,宜采用小游隙組。
二、與游隙有關的因素:
1、 軸承內圈與軸的配合。
2、 軸承外圈與外殼孔的配合。
3、 溫度的影響。
注:徑向游隙減少量與配合零件的實際有效過盈量大小、相配軸徑大小、外殼孔的壁厚有關。
1、實際有效過盈量(內圈)應為:△dy = 2/3△d–G* △d為
名義過盈量,G*為過盈配合的壓平尺寸。
2、實際有效過盈量(外圈)應為:△Dy = 2/3△D–G* △D為
名義過盈量,G*為過盈配合的壓平尺寸。
3、產生的熱量將導致軸承內部溫度升高,繼而引起軸、軸承座和軸承零件的膨脹。游隙可以增大或減小,這取決于軸和軸承座的材料,以及軸承和軸承支承部件之間的溫度剃度。
三、游隙的計算公式:
(1):配合的影響
1、 軸承內圈與鋼質實心軸:△j =△dy * d/h
2、 軸承內圈與鋼質空心軸:△j =△dy * F(d)
F(d) = d/h * [(d/d1)2 -1]/[(d/d1)2 - (d/h)2]
3、 軸承外圈與鋼質實體外殼:△A =△Dy * H/D
4、 軸承外圈與鋼質薄壁外殼:△A =△Dy * F(D)
F(D) = H/D * [(F/D)2 - 1]/[(F/D)2 - (H/D)2]
5、 軸承外圈與灰鑄鐵外殼:△A =△Dy * [F(D)–0.15 ]
6、 軸承外圈與輕金屬外殼:△A =△Dy * [F(D)–0.25 ]
注:
△j --內圈滾道擋邊直徑的擴張量(um)。
△dy—軸頸有效過盈量(um)。
d --軸承內徑公稱尺寸(mm)。
h --內圈滾道擋邊直徑(mm)。
B --軸承寬度(mm)。
d1 --空心軸內徑(mm)。
△A --外圈滾道擋邊直徑的收縮量(mm)。
△Dy --外殼孔直徑實際有效過盈量(um)。
H --外圈滾道擋邊直徑(mm)。
D --軸承外圈和外殼孔的公稱直徑(mm)。
F --軸承座外殼外徑(mm)。
(2):溫度的影響
△T =Гb * [De * ( T0–Ta )–di * ( Ti–Ta)]
其中Гb為線膨脹系數(shù),軸承鋼為11.7 *10-6 mm/mm/0C
De為軸承外圈滾道直徑,di為軸承內圈滾道直徑。
Ta為環(huán)境溫度。
T0為軸承外圈溫度,Ti軸承內圈溫度。
四、軸向游隙與徑向游隙的關系:
Ua = [4(fe + fi–1) * Dw * Ur–Ur2 ] 1/2
因徑向游隙Ur很小、故Ur2很小,忽略不記。
故Ua = 2 * [(fe + fi–1) * Dw * Ur ] 1/2
其中fe為外圈溝曲率系數(shù),fi為內圈溝曲率系數(shù),Dw為鋼球直徑
軸承游隙標準查詢
(mm) |
||||||||||||||
軸承內徑大于d到 |
24 |
24 30 |
30 40 |
40 50 |
50 65 |
65 80 |
80 100 |
100 120 |
120 140 |
140 160 |
160 180 |
180 200 |
200 225 |
225 250 |
圓柱內徑游隙(μm) |
||||||||||||||
C2組min max |
10 20 |
15 25 |
15 30 |
20 35 |
20 40 |
30 50 |
35 60 |
40 75 |
50 95 |
60 110 |
65 120 |
70 130 |
80 140 |
90 150 |
C0組min max |
20 35 |
25 40 |
30 45 |
35 55 |
40 65 |
50 80 |
60 100 |
75 120 |
95 145 |
110 170 |
120 180 |
130 200 |
140 220 |
150 240 |
C3組min max |
35 45 |
40 55 |
45 60 |
55 75 |
65 90 |
80 110 |
100 135 |
120 160 |
145 190 |
170 220 |
180 240 |
200 260 |
220 290 |
240 320 |
C4組min max |
45 60 |
55 75 |
60 80 |
75 100 |
90 120 |
110 145 |
135 180 |
160 210 |
190 240 |
220 280 |
240 310 |
260 340 |
290 380 |
320 420 |
C5組min max |
60 75 |
75 95 |
80 105 |
100 125 |
120 150 |
145 180 |
180 225 |
210 260 |
240 300 |
280 350 |
310 390 |
240 430 |
380 470 |
420 520 |
圓錐內孔游隙(μm) |
||||||||||||||
C2組min max |
15 25 |
20 30 |
25 35 |
30 45 |
40 55 |
50 70 |
55 80 |
65 100 |
80 120 |
90 130 |
100 140 |
110 160 |
120 180 |
140 200 |
C0組min max |
25 35 |
30 40 |
35 50 |
45 60 |
55 75 |
70 95 |
80 110 |
100 135 |
120 160 |
130 180 |
140 200 |
160 220 |
180 250 |
200 270 |
C3組min max |
35 45 |
40 55 |
50 65 |
60 80 |
75 95 |
95 120 |
110 140 |
135 170 |
160 200 |
180 230 |
200 260 |
220 290 |
250 320 |
270 350 |
C4組min max |
45 60 |
55 75 |
65 85 |
80 100 |
95 120 |
120 150 |
140 180 |
170 220 |
200 260 |
230 300 |
260 340 |
290 370 |
320 410 |
350 450 |
C5組min max |
60 75 |
75 95 |
85 105 |
100 130 |
120 160 |
150 200 |
180 230 |
220 280 |
260 330 |
300 380 |
340 430 |
370 470 |
410 520 |
450 570 |
C3——向心軸承徑向游隙,比標準游隙大;
MC3——小型、微型球軸承徑向游隙標準游隙。
詳細如下:
C1——向心軸承徑向游隙,比C2游隙小。
C2——向心軸承徑向游隙,比標準游隙小。
CN(省略)——向心軸承徑向標準游隙。
C3——向心軸承徑向游隙,比標準游隙大。
C4——向心軸承徑向游隙,比C3游隙大。
C5——向心軸承徑向游隙,比C4游隙大。
CC1——圓柱滾子軸承(不可互換)徑向游隙,比CC2游隙小。
CC2——圓柱滾子軸承(不可互換)徑向游隙,比標準游隙小。
CC——圓柱滾子軸承(不可互換)徑向標準游隙。
CC3——圓柱滾子軸承(不可互換)徑向游隙,比標準游隙大。
CC4——圓柱滾子軸承(不可互換)徑向游隙,比CC3游隙大。
CC5——圓柱滾子軸承(不可互換)徑向游隙,比CC4游隙大。
MC1——小型,微型球軸承徑向游隙,比MC2游隙小。
MC2——小型,微型球軸承徑向游隙,比MC3游隙小。
MC3——小型,微型球軸承徑向游隙標準游隙。
MC4——小型,微型球軸承徑向游隙,比MC3游隙大。
MC5——小型,微型球軸承徑向游隙,比MC4游隙大。
MC6——小型,微型球軸承徑向游隙,比MC5游隙大。
CM——電機用深溝球軸承,圓柱滾子軸承的徑向游隙。
CT——電機用圓柱滾子軸承的徑向游隙
如何測量滾動軸承的游隙
合適的安裝游隙有助于滾動軸承的正常工作。游隙過小,滾動軸承溫度升高,無法正常工作,以至滾動體卡死;游隙過大,設備振動大,滾動軸承噪聲大。
徑向游隙的檢查方法如下:
一、感覺法
1、有手轉動軸承,軸承應平穩(wěn)靈活無卡澀現(xiàn)象。
2、用手晃動軸承外圈,即使徑向游隙只有0.01mm,軸承上面一點的軸向移動量,也有0.10~0.15mm。這種方法專用于單列向心球軸承。
二、測量法
1、用塞尺檢查,確認滾動軸承大負荷部位,在與其成180°的滾動體與外(內)圈之間塞入塞尺,松緊相宜的塞尺厚度即為軸承徑向游隙。這種方法廣泛應用于調心軸承和圓柱滾子軸承。
2、用千分表檢查,先把千分表調零,然后頂起滾動軸承外圈,千分表的讀數(shù)就是軸承的徑向游隙。
軸向游隙的檢查方法如下:
1、感覺法
用手指檢查滾動軸承的軸向游隙,這種方法應用于軸端外露的場合。當軸端封閉或因其他原因而不能用手指檢查時,可檢查軸是否轉動靈活。
2、測量法
(1)用塞尺檢查,操作方法與用塞尺檢查徑向游隙的方法相同,但軸向游隙應為
c=λ/(2sinβ)
式中c——軸向游隙,mm;
λ——塞尺厚度,mm;
β——軸承錐角,(°)。
(2)用千分表檢查,用撬杠竄動軸使軸在兩個極端位置時,千分表讀數(shù)的差值即為軸承的軸向游隙。但加于撬杠的力不能過大,否則殼體發(fā)生彈性變形,即使變形很小,也影響所測軸向游隙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