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軸承發(fā)生損傷,必須經過一個非常嚴格的檢測過程來判斷該損傷的軸承是否可以修復。待修軸承必須全面清洗,然后進行非常嚴格的全面檢測。首先是檢測軸承的只要損傷,如是否存在裂紋、大的剝落和過熱變色等,存在這些損傷的軸承很可能無法修復而必須報廢。
IKO進口軸承損傷原因主要有:
1、熱損傷(變色或裂紋)、電流損傷(燒傷、凹槽或蝕損斑)
2、化學損傷(蝕刻、銹蝕、腐蝕斑、生銹或磨損侵蝕)
3、機械損傷(疲勞、裂紋、剝落、破裂、劃痕、微剝落、污點、硬度降低、缺口、磨損、安裝損傷、偏心或潤滑失效)。通過狀態(tài)監(jiān)測和常規(guī)檢查可以提早發(fā)現軸承運轉是否存在問題,認真的檢查可以幫助確定軸承是否需要進行修復。
IKO進口軸承修復分為以下三種。
1、修復類型Ⅰ。主要針對新軸承或損傷較小的軸承,包括清洗檢測、總體評估、輕微損傷的處理、游隙設定與更改等。
2、修復類型 Ⅱ。主要針對使用時短時間內發(fā)生表面損傷的軸承,包括清洗檢測、總體評估、解體、滾道及滾動體表面處理、游隙設定與更改等。
3、修復類型Ⅲ。主要針對需要全面修復的各類損傷的軸承,包括清洗檢測、總體評估、解體、滾道疲勞層去除、滾動體更換、
正確修復后的IKO進口軸承性能與新軸承相同。其游隙等各項精度參數皆可達到新軸承的要求,重要的是懂得和辨識損傷程度來選擇正確的修復方案。如表面精磨處理可以清除一定的輕微損作,但無法清除真正的疲勞層,無法清除因碎片引起的凹陷或磨損。因此,如果僅對軸承做表面精磨處理,一般不適合損傷嚴重的軸承。而如果經過全面的再制造修復工藝,則軸承的疲勞層被徹底清除,而滾動體也要進行全面更換,保持架等也要進行全面整理,這樣軸承完全可以達到新軸承的性能要求。